港口固定式吊機的安裝涉及機械、電氣、鋼結構等多領域協作,安裝質量直接影響設備運行安全與效率。以下是安裝過程中常見問題及針對性解決辦法:
一、基礎施工與設備定位問題
1.基礎沉降或水平度超標
問題表現:
混凝土基礎澆筑后出現不均勻沉降,導致吊機軌道或底座傾斜(水平度偏差>3mm/m),運行時產生啃軌、振動等隱患。
解決辦法:
施工前:對地基進行地質勘察(如載荷試驗),軟弱土層需換填碎石或采用深層攪拌樁加固,確保地基承載力≥設計值(通常≥200kPa)。
施工中:使用高精度水準儀(精度±1mm/km)控制基礎表面水平度,預埋地腳螺栓時采用樣板定位,誤差控制在±2mm以內。
施工后:基礎養護期(≥28天)結束后進行預壓測試(加載1.2倍額定載荷),監測沉降量<5mm且穩定后再安裝設備。
2.軌道安裝偏差
問題表現:
軌道跨距誤差>±5mm,軌距直線度>3mm/10m,導致吊機行走輪與軌道接觸不良,運行卡滯或脫軌。
解決辦法:
使用激光測距儀和鋼卷尺配合測量,跨距誤差控制在±3mm,直線度通過拉鋼絲法檢測(鋼絲直徑0.3-0.5mm,張力50-100N),每10m設置一個檢測點,偏差>2mm時調整軌道壓板。
軌道接頭處預留3-5mm伸縮縫,高低差和左右錯位均≤1mm,采用焊接魚尾板固定并磨平焊縫。
二、金屬結構安裝問題
1.鋼結構件變形或連接松動
問題表現:
吊臂、塔身等構件在運輸或吊裝過程中發生彎曲變形(如直線度>L/1000,L為構件長度),螺栓連接副未按規定力矩緊固,導致整體剛度不足。
解決辦法:
出廠檢驗:要求廠家提供構件探傷報告(如超聲波檢測UT級別Ⅱ級),重點檢查焊縫(咬邊深度≤0.5mm,長度≤10%焊縫總長)和筋板布置。
現場矯正:對輕微變形構件采用機械校正(如千斤頂頂壓)或火焰矯正(加熱溫度600-800℃,緩慢冷卻),嚴重變形需返廠處理。
螺栓緊固:使用扭矩扳手按設計力矩(如M24螺栓力矩≥500N?m)分2-3次預緊,重要連接(如塔身與底座)需加裝防松墊圈或涂螺紋鎖固膠。
2.安裝順序混亂導致應力集中
問題表現:
先安裝上部吊臂再安裝塔身,導致結構吊裝時承受不合理載荷,焊縫或節點處出現裂紋。
解決辦法:
遵循“由下至上、先主結構后附屬件”的原則:底座→塔身→回轉機構→平衡臂→起重臂→變幅機構→電氣系統。
吊裝起重臂時,需預先安裝好平衡重塊(按廠家說明書配比),確保吊裝過程中結構重心穩定,避免懸臂受力過大。
三、機械系統安裝問題
1.傳動機構運行卡滯
問題表現:
減速器齒輪嚙合間隙不當(如開式齒輪側隙>0.4mm),聯軸器同軸度偏差>0.2mm,導致運行時異響、發熱甚至齒輪打齒。
解決辦法:
齒輪副安裝后用塞尺檢測側隙(閉式減速器按ISO標準調整),通過加減墊片調整減速器位置,確保嚙合斑點沿齒高≥40%、沿齒長≥50%。
聯軸器同軸度采用百分表檢測(徑向跳動≤0.15mm,端面跳動≤0.1mm),偏差超限時調整電機或減速器底座螺栓。
2.鋼絲繩安裝不當
問題表現:
鋼絲繩跳槽、打結或纏繞層數不符合要求(如多層卷繞時未排列整齊),導致局部磨損加劇或斷絲。
解決辦法:
穿繩前檢查滑輪和卷筒繩槽尺寸(槽深≥1.5倍鋼絲繩直徑),采用專業工具(如導繩器)引導鋼絲繩整齊排列,多層卷繞時第一層需緊密排列并施加預緊力。
鋼絲繩端頭使用楔形接頭或編結固定(編結長度≥20倍繩徑且≥300mm),嚴禁使用打結方式固定。
四、電氣系統安裝問題
1.線路敷設不規范
問題表現:
動力線與信號線共管敷設,導致電磁干擾;電纜接頭絕緣處理不良,引發短路或漏電故障。
解決辦法:
電氣線路分槽敷設(動力線槽與信號線槽間距≥300mm),采用屏蔽電纜傳輸控制信號,變頻器、電機等強電設備單獨接地(接地電阻<4Ω)。
電纜接頭使用熱縮套管密封,高壓線路(如380V)需做耐壓測試(試驗電壓1500V,持續1分鐘無擊穿),低壓線路(如24V)用萬用表檢測通斷和絕緣電阻(≥1MΩ)。
2.安全保護裝置失效
問題表現:
限位開關、超載保護器等未正確校準,導致吊機超程運行或過載作業,引發安全事故。
解決辦法:
安裝后逐項測試保護功能:
起升高度限位:空載提升吊鉤,調整開關位置使吊鉤距上限位置≥500mm時斷電。
超載保護:加載1.25倍額定載荷,測試傳感器觸發時能否立即停機并報警(誤差≤±5%額定載荷)。
行走限位:在軌道兩端安裝止擋器,調整行程開關使吊機距止擋器≥2m時自動減速停機。
五、防風抗臺措施不足
問題表現:
夾軌器、錨定裝置等防風設備安裝位置錯誤或強度不足,臺風天氣下吊機可能發生滑移或傾覆。
解決辦法:
夾軌器與軌道接觸面貼合緊密(間隙≤0.5mm),手動夾軌器操作力≤150N,電動夾軌器需與風速儀聯動(當風速≥20m/s時自動夾緊)。
錨定裝置安裝在設計指定位置,錨定坑深度≥1.5m,吊裝前檢查錨定銷軸與孔的配合精度(間隙≤2mm),臺風來臨前需將吊機錨定并收緊所有鋼絲繩。
六、安裝調試與驗收問題
1.空載與負載試運行異常
問題表現:
空載試運行時電機過熱(溫度>75℃),負載試運行時吊機晃動明顯(擺動幅度>吊臂長度的1/200)。
解決辦法:
空載試運行前檢查電機轉向、潤滑系統油位(如減速器油位達到油標中線),運行中監測電流(≤額定電流)和溫升,異常時停機排查軸承或繞組故障。
負載試運行從50%額定載荷開始,逐步加載至125%,觀測鋼結構變形(如吊臂撓度≤L/700)和制動性能(制動距離≤額定速度下的0.1-0.3m),晃動過大時檢查回轉支承緊固情況或配重合理性。
2.驗收資料缺失或不合格
問題表現:
缺少設備出廠合格證、安裝過程記錄(如隱蔽工程驗收單),導致無法通過特種設備檢驗。
解決辦法:
安裝全程留存影像資料,關鍵工序(如地腳螺栓灌漿、焊縫探傷)需監理簽字確認;竣工后整理《安裝自檢報告》《電氣原理圖》《潤滑手冊》等資料,提交特種設備檢測機構審核,不合格項限期整改直至復驗合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