碼頭吊機作為港口重要的起重設備,其保養工作直接影響設備性能和作業安全。以下是保養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:
一、機械部件磨損與潤滑問題
常見問題
軸承、齒輪磨損:長期高負荷運轉導致部件間隙增大,產生異常噪音或振動。
潤滑不足:潤滑脂缺失或變質,引發部件干磨,加速磨損甚至卡死。
鏈條/鋼絲繩銹蝕:港口高濕度、鹽霧環境易導致金屬部件生銹,降低強度。
解決辦法
定期檢查與更換:
每月檢查軸承、齒輪嚙合情況,測量間隙,磨損超限時及時更換。
鋼絲繩斷絲數超過規范時必須報廢。
規范潤滑管理:
按設備說明書周期加注潤滑脂(如鋰基脂),高溫環境使用耐高溫油脂。
潮濕環境可采用防水型潤滑脂,避免油脂被水汽沖刷流失。
防銹處理:
定期清除鏈條、鋼絲繩表面銹跡,涂抹防銹油(如二硫化鉬油劑)。
金屬結構件補涂防腐漆,重點防護焊縫、螺栓連接處。
二、電氣系統故障
常見問題
線路老化/短路:電纜長期受機械擠壓、腐蝕,絕緣層破損導致漏電或停機。
接觸器/繼電器故障:觸點氧化、粘連,引發控制失靈或設備誤動作。
傳感器失靈:限位開關、重量傳感器受潮或碰撞后精度下降,導致保護功能失效。
解決辦法
線路維護:
每季度檢查電纜磨損情況,更換老化線路,使用防磨損套管保護易損部位。
接線端子定期緊固,避免松動打火。
電氣元件保養:
清潔接觸器觸點,用細砂紙打磨氧化層,嚴重時更換元件。
傳感器定期校準,加裝防水罩防止受潮。
接地與防雷:
確保設備接地電阻符合標準(≤4Ω),雷雨季節前檢查防雷裝置有效性。
三、液壓系統泄漏與性能下降
常見問題
油管漏油:接頭松動、密封圈老化導致液壓油泄漏,影響吊機升降或旋轉功能。
油溫過高:系統散熱不良或液壓油污染,導致油液黏度下降,壓力不穩定。
液壓油污染:雜質進入系統,堵塞閥芯或磨損液壓泵,引發動作遲緩或異常。
解決辦法
泄漏排查:
每周巡檢油管接頭、油缸密封處,發現漏油及時緊固或更換密封件。
使用抗磨液壓油,定期檢測油質,污染度超標時過濾或換油。
散熱系統維護:
清潔液壓油冷卻器表面灰塵,確保散熱風扇正常運轉,控制油溫在40~60℃范圍內。
油液管理:
換油時徹底清洗油箱和管路,避免新舊油混合污染;加裝高精度濾油器(過濾精度≤10μm)。
四、結構件疲勞與腐蝕
常見問題
金屬結構裂紋:長期超載或交變載荷導致主梁、支腿等部位出現疲勞裂紋。
焊縫開裂:焊接質量不足或應力集中引發焊縫斷裂,影響結構安全。
腐蝕穿孔:海水霧氣侵蝕使鋼結構壁厚減薄,尤其在角落、焊縫處易形成銹坑。
解決辦法
結構檢測:
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探傷(如超聲波檢測),重點檢查應力集中區域(如吊臂根部、支座連接點)。
發現裂紋及時打磨消除,深度較大時采用補強板焊接修復。
防腐處理:
定期清除結構件表面銹層,補涂環氧富鋅底漆和面漆,涂層厚度≥200μm。
對難以涂裝的縫隙處可采用鍍鋅或噴涂聚脲彈性體防腐。
載荷控制:
嚴禁超載作業,通過力矩限制器實時監控載荷,避免結構過載損傷。
五、安全保護裝置失效
常見問題
限位開關失靈:行程開關碰撞變形或復位彈簧失效,導致吊鉤沖頂或失控。
制動裝置故障:制動器剎車片磨損、制動液泄漏,導致吊機停機后滑移。
防風裝置失效:夾軌器、錨定裝置銹蝕或動作不靈活,臺風天氣存在設備滑移風險。
解決辦法
保護裝置測試:
每周試運行限位開關、緊急制動按鈕,確保靈敏可靠;剎車片磨損超過厚度1/3時更換。
防風裝置維護:
每月檢查夾軌器、錨定螺栓的緊固性,活動部位加注潤滑脂,臺風前進行專項檢查。
定期校驗:
力矩限制器、重量傳感器每年委托專業機構校準,確保安全保護功能準確。
六、保養管理建議
建立保養檔案:記錄每次保養時間、內容、更換部件及故障處理情況,便于追溯和分析。
人員培訓:定期組織操作人員和維保人員參加技術培訓,熟悉設備原理和應急處理流程。
應急預案:制定突發故障處理方案,配備必要的備用零部件,縮短停機維修時間。